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的進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訴訟案件的發生,對此很多人都有著一些問題,為了提高辦事效率等,我們國家對于訴訟中的管轄還有著規定,下面華律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什么是刑事訴訟法中的管轄,管轄有幾種,法律如何規定。
什么是刑事訴訟法中的管轄,管轄有幾種,法律如何規定
什么是刑事訴訟法中的管轄?
我國刑事訴訟中的管轄,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權限劃分以及人民法院系統內部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權限劃分。管轄所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問題;另一個是人民法院系統內各級法院、普通人民法院與專門人民法院以及專門法院之間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分工問題。
管轄包含哪幾種?
管轄分立案管轄和審判管轄兩大類。在審判管轄下面,又分普通法院的審判管轄和專門法院的審判管轄等。
在理解立案管轄和審判管轄的關系時應當注意:對于自訴案件,人民法院的立案管轄和審判管轄,都是審判權的具體落實,它們是重合的,即合二為一的。對于公訴案件,這兩種管轄的關系,實質上是偵查權、起訴權、審判權相互關系的反映。首先,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立案管轄和人民法院的審判管轄,并不是同時發生的,而是一先一后,發生在不同的訴訟階段。其次,立案管轄并不必然導致或引起審判管轄。有的案件并不進入審判程序,不發生審判管轄的問題。
刑事訴訟法管轄的種類
(一)職能管轄
公、檢、法三機關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基本分工是:
1、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犯罪。
3、自訴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二)審判管轄
1、級別管轄
(1)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2)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危害國家安全案件,恐怖活動案件;違法所得沒收案件;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2、地域管轄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3、專門管轄。
(1)軍事法院管轄的是現役軍人和軍內在編職工的刑事案件;
(2)鐵路運輸法院管轄的是鐵路公安機關偵破的案件;
(3)森林法院管轄的是嚴重危害和破壞森林,違反森林法的犯罪案件以及所轄林區職權范圍內的一切刑事案件。
取保候審的條件
關于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司法機關在法定期限屆滿尚不能辦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五)公安機關申請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的,如果案件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的,可依法決定對其取保候審。
(六)持有效出入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追究刑事責任,但又不需要逮捕的,可以適用取保候審這是司法機關辦理取保候審的最主要法律依據。
上述第一種情形中所謂的“可能判處”某種刑罰,就是指根據司法機關初步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承辦案件的司法人員所認定的對其可能判處的刑罰,絕不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所觸犯的刑法條文某一條款的法定最高刑,更不是指該條文規定的某種罪名的法定最高刑。
第二種情形中所謂的“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是指根據司法機關已經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盡管可以認定其所犯罪行比較嚴重,且根據其對應的刑法條款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是,如果對其適用取保候審也不會發生社會危險性。
新的刑事訴訟法解釋是怎么確定管轄的?
第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⒈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
⒊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
⒋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⒈故意傷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
⒉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的);
⒊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的);
⒋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的);
⒌遺棄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的);
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⒎侵犯知識產權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⒏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
本項規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對其中證據不足、可以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或者認為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應當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且有證據證明曾經提出控告,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第二條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生地和犯罪結果發生地。
針對或者利用計算機網絡實施的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生地的網站服務器所在地,網絡接入地,網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及其管理者所在地,被告人、被害人使用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所在地,以及被害人財產遭受損失地。
第三條被告人的戶籍地為其居住地。經常居住地與戶籍地不一致的,經常居住地為其居住地。經常居住地為被告人被追訴前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醫的除外。
被告單位登記的住所地為其居住地。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與登記的住所地不一致的,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其居住地。
第四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中國船舶內的犯罪,由該船舶最初停泊的中國口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五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中國航空器內的犯罪,由該航空器在中國最初降落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六條 在國際列車上的犯罪,根據我國與相關國家簽訂的協定確定管轄;沒有協定的,由該列車最初停靠的中國車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第七條 中國公民在中國駐外使、領館內的犯罪,由其主管單位所在地或者原戶籍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八條中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犯罪,由其入境地或者離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被害人是中國公民的,也可由被害人離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九條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應當受處罰的,由該外國人入境地、入境后居住地或者被害中國公民離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由被告人被抓獲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一條正在服刑的罪犯在判決宣告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由原審地人民法院管轄;由罪犯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罪犯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罪犯在服刑期間又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罪犯在脫逃期間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但是,在犯罪地抓獲罪犯并發現其在脫逃期間的犯罪的,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二條人民檢察院認為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案件,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后,認為不需要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應當依法審判,不再交基層人民法院審判。
第十三條 一人犯數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并案審理的案件,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屬于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全案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四條 上級人民法院決定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的,應當向下級人民法院下達改變管轄決定書,并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
第十五條 基層人民法院對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應當移送中級人民法院審判。
基層人民法院對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中級人民法院審判:
(一)重大、復雜案件;
(二)新類型的疑難案件;
(三)在法律適用上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案件。
需要將案件移送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應當在報請院長決定后,至遲于案件審理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請求移送。中級人民法院應當在接到申請后十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移送的,應當下達不同意移送決定書,由請求移送的人民法院依法審判;同意移送的,應當下達同意移送決定書,并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
第十六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長需要回避等原因,不宜行使管轄權的,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管轄。上一級人民法院可以管轄,也可以指定與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同級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七條 兩個以上同級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必要時,可以移送被告人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管轄權發生爭議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內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爭議的人民法院分別層報共同的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十八條 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其管轄的案件移送其他下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十九條 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應當將指定管轄決定書分別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法院和其他有關的人民法院。
第二十條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上級人民法院改變管轄決定書、同意移送決定書或者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轄決定書后,對公訴案件,應當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并將案卷材料退回,同時書面通知當事人;對自訴案件,應當將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法院,并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二十一條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后,又向原第一審人民法院的下級人民法院重新提起公訴的,下級人民法院應當將有關情況層報原第二審人民法院。原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具體情況,可以決定將案件移送原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其他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二條 軍隊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按照有關規定確定管轄。
從上面華律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什么是刑事訴訟法中的管轄,管轄有幾種,法律如何規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華律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有遇到一些訴訟案件,一定要保持冷靜,對于一些請不起律師的,如果符合條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更多相關法律問題,歡迎到華律網。
2019/1/24 18:58:00 熱度:0
出現的交通肇事行為,到時候可能雙方對于這個賠償的責任不滿意,需要進行起訴,再向人民法院提交自己的起訴書的時候需要哪些材料?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華律網小編整理了以下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19/1/24 18:46:00 熱度:0
偷盜案法院審判了之后,被告認為法院判的太重了,自己的罪行是可以輕判的,但法院重判了。面對法院重判自己的行為,很多人都覺得法院判決的不合理而會去上訴,在法院提起了上訴受理后會二審。華律網小編介紹了相關內容。
2019/1/24 18:44:00 熱度:0
我國實行的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私有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而私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是比較重要的,對我國經濟增長作出重要的貢獻,那么私企挪用公款罪立案的標準?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2019/1/24 18:40:00 熱度:0
行政案件中有可能法院宣判的結果并不是那么公平公正的,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是可以提起上訴處理,到時候材料包括哪些呢?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華律網小編整理了以下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律師費需要根據您的案情和對方的訴訟請求數額而定,如需幫助可點擊我的頭像獲取聯系方式詳談。
建議與律師詳談。
【法律意見】
這種情況,能不能退還律師費以及能退還多少律師費主要看委托代理合同當中的約定,如果 沒有約定的,那么可以協商請求對方退還一部分。一般是不會退的。
【法律意見】
減免在訴訟費交納辦法中有明確規定。
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的情況如下:合同糾紛案件中,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情形。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商標權民事糾紛案件。專利權糾紛案件。如果專利糾紛案件中律師費要計算在被告的賠償數額范圍之內,必須是以“因調查、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為前提。擔保權糾紛案件。不正當競爭案件。人身損害賠償、名譽侵權、交通肇事案件。法律援助案件。仲裁案件。雙方可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
律師服務收費可以根據不同的服務內容,采取計件收費、按標的額比例收費和計時收費、風險代理收費等方式。律師費具有以下特點:律師應當以其所在律師事務所的名義統一收案收費,不得私下收取律師費。律師費不同于辦案經費,律師為處理受托事務支出的必要費用仍須委托人承擔。比如交通費、住宿費、司法鑒定費等。律師費不同于訴訟費,律師費是基于委托關系產生的民事代理費用,訴訟費是基于向法院提起訴訟產生的強制性費。律師費是可協商的,訴訟費是不可協商的。各地區的律師收費標準是不一樣的。
【法律依據】
《訴訟費交納辦法》第八條 下列案件不交納案件受理費:
(一)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
(二)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上訴的案件;
(三)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管轄權異議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案件;
(四)行政賠償案件
第十五條 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第十六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打官司作為公民維護自身權益的的重要手段,相信大家都不會不陌生,但是說到如何打官司以及打官司的...
民事訴訟程序起訴條件中規定原告需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且與本案有直接的利害關系;有明確的被告;有...
我們很多人一直都認為如果領到了離婚證才能真正的算是離婚,如果是通過起訴法院來判決離婚的還是要...
離婚分為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但是相信有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通過起訴離婚,拿了離婚判決書還...
現在很多通信公司都推出了合約機的相關業務。個人債務糾紛一般都是遇到各種逃債、躲債與討債、要債...
法院判決后的房產如何辦理過戶手續據法律規定,法院裁決使房屋權屬發生轉移的,當事人應持身份證明...
法院離婚判決書是法院審理完離婚案件后,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也就是去法院離婚,法院判決離婚或者...
本文包含民事、行政、刑事自訴訴訟的起訴與受理程序,需要向法院提交書面材料,符合什么條件才能起...